看完央视《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脚步。喜欢结尾的那段话:“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无论他们的脚步怎样匆忙,不管聚散和悲欢来得多么不由自主,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有的方式提醒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这昨日的来处,应该就是原乡的味道吧。
未曾离开过家乡,我对原乡的理解原来一直很浅薄。所念想的村庄、故居也许就是我心里所谓的昨日来处。周末回父母家,路上看着立交桥还有高楼林立的远方,姐姐说,咱们原来的家我都找不到了,或许哪天带着老爹来应该还能指认出方位。心里即刻被一股柔软温暖的情愫感动。其实,那只是我们的原住,也都还那么念念不忘。何况真正背井离乡的人对“原乡”的思念。电视剧《原乡》里那些与家人隔海相望38年的台湾老兵们,为了魂牵梦萦的家乡,与日夜思念的亲人团圆所经受的苦难和煎熬,这才是我们体会不到的真正原乡的味道。
那天,也只是为了看一场梨花的盛开,我走进了一个叫做“芙蓉邨”的山庄。梨花深处,有一间古色古香的书屋叫“原乡居”。这是山庄主人的原乡,仅仅是一间小木屋却搭建了他广阔的原乡故土。久居城市的每个人对乡村,对故土的情结多多少少都有,可是能有勇气和信心把这份情结还原的有几?我们这群来看梨花的人也只是抱着一种“小忧伤”的浪漫来打扰原乡居真正的安静和孤寂。
暮春,花盛。芙蓉邨的主人知道这些爱花的女人小善风雅。看花不仅仅是看花,琴棋书画诗酒茶都有些浮皮潦草的喜欢,正所谓小资小调吧。所以,当满山梨花次第雪白的时候,那些樱花,桃花,玉兰和迎春也在轰轰烈烈的开着,然后慢慢谢着。主人怕辜负了这盛放的花季,热情邀约为花而来。昔日的野丫头又疯遍了梨乡果园,笑声惊颤得花瓣簌簌。
这一个春天看尽了百花,也在自家阳台上养足了各式的花儿。唯独还是喜欢那株梨花的素洁淡雅。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啊!很想用一种极其洁美的语言来诉说梨花。可是,我不会吟诗作赋。“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借用苏轼的《东栏梨花》却有着一股暮春惆怅感慨的滋味。用梨花诉说哀怨还是免了,自己也过了无病呻吟无事瞎矫情的年龄了。花开花谢,春光易逝,似水流年,人生几许。诗人多感怀,咱还是不做惆怅客,自顾眼前花开,且行且珍惜吧。
还是喜欢友人金铭即兴的梨花诗“故人何事到天涯?醉依柴门看梨花,此花开在春雪后,又疑春雪落人家。”那些梨花啊,被古枝嫩叶擎托着,密密匝匝,层层叠叠,如白云轻飘,白帆踏浪。如雪花漫洒,满枝,满树,满园。春雪落原乡。这一路的雪白,一直引领着那就是“原乡居”的柴门。故人何事?梨花深处是原乡哪!天涯海角,醉在梨乡。
我的原乡在哪儿?在梅花深处?罗浮山下有个梅花邨,聊作心灵的原乡吧。芙蓉邨回来,每个人都向往大自然的归隐。阿欣老师对苏耕老师说,咱们去山里盖间小屋我做饭你画画吧。我说这主意好,去我小叔子的山里盖吧。那里现在樱花,玉兰,桃花,梅花都开了。还有一群鸡鸭鹅在水塘扑腾,在山上乱飞。养着猪,赶着羊。方塘几口,已经买了荷花苗准备养一池荷花,一塘睡莲。若是退休后能跟这对神仙眷侣作伴去过田园生活那简直就是神仙的日子,想想就极美好。
善画留白,养心留空。这也只是美好的梦想。人不必把人生的目标塞得满满的,让行程急匆匆的。只要在心里驻扎着一个原乡,想念梨花的时候便去芙蓉邨看看,想念杏花桃花的时候便去里口山走走,想念荷花的时候,便在梦里徜徉十里荷塘。夜半送香,红云剪梦。原乡无处不在,便已经是很美好的日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