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秋分,平分昼夜。不知什么原因,不管什么样的文字,开头几句都是有关节气的。这其实是典型的没章法的文字。朋友说我生活在节气里。我说,时刻关注节气,要活在纯中国的民生里,接地气。
秋分,残暑终,昼夜平。草木染黄,雁字横秋。一场风满院会铺桂,月下可访香。多美啊!
这时节,一年最美时。应平心拾得三分闲,看落花听雨,闻果香尚残荷,念旧事踏秋林,登高独行,迷失不知归途。昨日预报有雨,秋分时其实也想去里口山的,不归途住一晚,无奈羁绊没能成行。晚上,才听到外面噼啪的雨声。但不是在山里。独坐,有闲情听雨,若再来一壶茶。透明的玻璃杯子,看落叶,闻茶香,也算秋分平心。
她给了我一个写字的题目《喝茶的理由》,太大,怎敢去写。让那些所谓专业的茶家情何以堪?我的理由其实想想真没理由,茶本来就是用来喝的。水的佐料而已,像咖啡,偶尔迎合着心情或意境,那就有些品雅的味道了。咖啡是西方人的品雅,茶是东方人的喜爱。就像这秋夜,雨声伴茶香。茶喝得就醉美了。
可是,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品茶的18层境界》,连境界都有18层了,相信喝茶的理由就更不止这18般武艺了。什么不茶、厌茶、惰茶、隐茶、商茶、美茶等等,最后达到观茶、废茶的最高境界。三口为一品,只看不喝,或者废之,怎么算品?只多算是在18层那什么地儿品茶了。“无水不可与论茶”,不在茶中在梦中呵。殊不知还有一款品茶的最高境界叫“孟婆茶”吗?
还有人别出心裁地提出“申时一杯茶,健康你我他”的口号。不就是下午茶的概念吗,故弄悬殊罢了。本是一杯闲茶,倒喝出了这多的条条框框。茶可清心,在这烦扰的尘世间,拿茶做这百般的文章,喝出的到底是怎样的味道什么样的心情还真不一定能说的清楚。
想想以前茶尚且安静的年代,没有这么多茶的分类,没有春夏秋冬子午寅卯喝茶之分,往往是一杯茉莉花茶从早到晚。一大搪瓷茶缸,结着厚厚的一层褐色的茶垢,飘着淡淡的茉莉茶香,坐在秋日的墙根下说家常拉里短,不也很解渴很温暖很享受的吗?
相反我倒喜欢《三杯茶》,《将饮茶》,《红尘外的茶香》这些茶背后动人的故事或温暖的过往。喜欢林清玄的《桂花茶》,喜欢程然的《一心一意来奉茶》,喜欢《红楼梦》妙玉的梅花雪,喜欢《浮生六记》芸娘的荷花香片.......喝茶先读字。从这些清欢的文字里读到了自己的喜欢,喜欢去认识茶,去泡茶,跟朋友一起去喝茶,然后慢慢的把喝茶当成了一种习惯。因为喜欢而习惯,也许这也算是理由吧。
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梦想之殇,还好梦醒的及时,终究还是回到没有目的的喜欢。喝茶。泡茶给家人喝,自己一个人喝,偶或类似这样因茶的文字,就是朋友间相互交流的小话题,小浪漫,小清雅了。
淘弄了各种各样的杯杯盏盏瓶瓶罐罐,败点家放点茶存点茶,等待我们老了年限久了,茶的韵味也足了,醇厚了,那时喝茶的心情依然是简单,感觉或许更淡,只是茶汤是浓了。
茶香是安静的,也是清淡的。无需很多的渲染,它就静静的在那儿,春芽秋叶,大自然一种特殊的馈赠,所以如茶一样只要简单的喜爱。
一如茶香,非为茶,非为你,非为禅,无你,无我。闲茶不闲,无理由,喫茶去。禅宗的智慧不是品出来的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