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

  快到下午六点钟的时候,妈妈问我想不想出去转一圈。太阳已失去威力,山风徐来,周围的绿意一下子加重了,任谁也经不起这个诱惑。于是我便换上一双鞋,和妈妈开了院门,一起往后山走去。
  在我们家旁边,原来有一个小山坡,有一条路斜斜地转过去,但是,过了六年,我回来了,水田、山坡和小路都不见了。高楼和独栋的洋房像春笋似地出现在我眼前,一条宽而平的柏油路热气腾腾地在它们中间穿过。我转过头问妈妈:
  “我们走这条路吗?”
  妈妈听得出我声音里的失望,她微微地一笑,说:
  “不,向右,我们还有一条旧路可走。”
  这条旧路有一个很诗意的名字:“西圆路”。圆圆地绕着西边那块山坡,路旁的油加利树长高了,叶于密了,因此,路显得比我回忆中的窄。但是,除此以外,一切依旧。那天,那云,和路尽头的那条小山径仍然和以前一样。土地毕竟是最忠实的,假如没有任何人来蓄意破坏,它永远不会改变它应该对你呈现出的面貌。四季不同,但年年相似。
  右边的梯田里种着剑兰,另外一边妈妈说是扫帚草。长得绿茸茸的,于黄了以后就可以编扫帚。我正在惊奇怎么妈妈的“农业常识”这么丰富,迎面小径里走来一位荷锄的老农夫,人晒得很黑,因此下巴上的胡子显得格外的白。他走近我们时,笑呵呵地和妈妈打了一个招呼,妈妈也笑着问他:
  “吃过饭了吗?”
  “还没哪!”一边回答,一边已和我们擦身而过了。我转头看他,迎着夕阳,迎着山风,他的背影给我一种亲切极了的感觉。这是我的国土,我的家,我的山,我的邻人,这才是属于我的感觉。妈妈和地之间不过交换了很简单的两句话,可是,在这典型的中国式的寒暄之中,我能感觉到那一胜芬芳浓郁的人情味,典型的中国人情味。
  回过身去,再继续往坡上走,我看到小路旁这条山沟。记得,有一年暑假,台风过后,爸爸、我、妹妹和弟弟曾走到这后山上来看北投和台北之间的一片汪洋。风和雨都停了,只有这条山沟的水仍然流得又凶又急。爸爸跨过去了,我跳过去了,轮到妹妹时,她犹疑了一下,结果,一只鞋子就在那一刹那间给沟水冲掉。我记得好像被水冲走,又好像当时弟弟手快,一把捞了起来。回头问妈妈,妈妈说她也有点忘了。站在如今有点干涸的小沟旁,我们母女俩思索了一会儿,仍然得不到答案。我想,下次写信给妹妹时,一定要记得问她这件事。要不然,还可以问在高雄服役的弟弟。
  “想不到啊!弟弟都大学毕业了!”我对妈妈说。忽然很想念起他来。原来以为他会到飞机场来接爸爸和我的,谁知道他已经当兵去了。回家决有一个月,和他通过几封信,曾试着劝他请个假回家聚聚。他的回信很客气:“六年不见,我当然很想你。不过,我现在更愿意尽量去适应军队里的生活,希望你能了解我。”我的弟弟是长大了。
  山路的拐角旁开出一块小小的田,有点像个平台,上面疏疏地栽了二十多株茄子。已经结实,还很小,很细,弯弯的。可是,那紫色,那又纯又大的茄紫色好逼人。我的心生一下子很快乐,很兴奋,我笑着对妈妈说:
  “看哪!小茄子!。
  有什么比看一株小草树结实更让人觉得满足的呢?更何况我是在我的国土里,我的家旁,我的邻人的田地前。
  快一个月来,一直环绕着我的“回到了家”的这一种模糊而又甜蜜的感觉,便由于眼前这些初生的茄子的紫,这座依然如旧的后山的壮严,而变得更加充实,更加形象化了。
    五十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卷一 来时路
  想您,在夏日午后
  无边的回忆
  旧日的故事
  后山
  四季
  爱的絮语
  猫缘
  海棠与花的世界
  荷花七则
  成长的痕迹

  卷二 窗内
  窄门
  我的记忆
  谢谢您!老师
  几何惊梦
  花的联想
  白发吟
  窗前札记
  不忘的时刻

  卷三 窗外
  胡凡小姐的故事
  玛丽安的二十岁
  海伦的婚礼
  莲座上的佛
  卖石头的少年
  乡关何处
  达尔湖的晨夕
  那串葡萄

  附录
  人生欣赏·欣赏人生
  谦卑的心
  附记 回顾所来径